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以生为本,追求有效课堂训练

以生为本,追求有效课堂训练

2014年01月12日 09:39:32 访问量:638



以生为本,追求有效课堂训练 当前学生学习太辛苦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认识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规范办学行为要求我们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严格控制学生课后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准加班加点了,不能搞题海战术了,减负不减质的出路在哪里?我认为出路还是在课堂,提高课堂效益特别是课堂训练的效益。数学课堂是否有效,有效训练是关键,有效训练是有效课堂的落脚点和重要体现。 问题扫描 数学学科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数学学科需要适量的训练。不少老师目前还在把提高教学质量寄托在多上几节课、多布置一点课外作业上面,导致“违规”现象有禁不止;课堂教学特别是课堂训练低效,导致课内损失课外补,学生负担依旧过重。目前课堂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训练时机的安排不够精细,缺乏及时性 在训练时机的安排上不够精细,有的课堂在集中学习了概念、法则、定理、例题后集中安排一定量的巩固训练,这样的训练安排缺乏及时性,一方面没有考虑到数学学科前后知识逻辑联系紧密的特点,前面知识掌握不牢易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另一方面没有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甚至有的同学因间隔时间太长、内容太多,出现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练了前面忘了后面,最后一锅夹生饭的现象。 2、训练选题过易或过难,缺乏层次性 在训练选题上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缺乏层次性。有的课堂训练选题过易,全是基础题,照顾了基础薄弱的学生,有利于概念、法则、定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但训练的思维层次不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好学生吃不饱;有的课堂训练选题过难,全是有一定难度的习题,照顾了优等生,但丢掉了一批基础薄弱的学生,概念、法则、定理还没有记牢,技能还没有真正形成,就进行各种高难度的训练,缺少一个打基础的过程,就象我们通常所说的“还没学会走路就开始练习跑步”。 3、训练过程启发过度,缺乏独立性 有的老师对学生特别不放心,训练过程启发过度,学生训练缺乏独立性。在练习出示之后,还没等学生反应过来,老师就开始喋喋不休的提醒、暗示、强调,就怕学生做不出来或做错;练习板演时学生一出现错误或与老师预设不同的情况,老师就开始“个别指导”或换人;学生练习还没有完成,老师就心急开始讲解,不敢花足够的时间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老师启发过度,长期如此就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懒于思考,也就无法体验到数学思考的魅力,更无法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 4、训练讲评形式单调就题论题,缺乏发展性 训练之后的讲评形式单调,就是老师讲解或板书示范正确的解题过程,甚至有的就与学生对一下答案;讲评就题论题,对解题过程不作必要的反思小结,对解题规律、解题策略、数学思想方法不作必要的提炼升华,训练不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思维得不到有效提升,缺乏发展性。 5、训练效果反馈关注面不广,缺乏全面性 有的老师训练了,评讲之后就完事,至于训练的效果如何就不问了;有的老师就关注板演的几个同学完成的情况,下面绝大部分同学训练的效果如何视而不见;有的老师仅关注成绩好的同学练习完成的情况,忽视了对后进学生的关注。这些都是训练效果反馈的关注面不广,缺乏全面性。老师不关注学生训练的效果,长期如此学生就会失去训练的兴趣和动力,训练也会越来越马虎,训练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症结反思 新课程要求我们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即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新课程以学论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上述课堂训练存在的种种低效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学生主体地位缺失造成的。训练时机安排不够精细,缺乏及时性,是我们教师未能充分考虑学科特征和学生的基础、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学生主体地位缺失;训练选题过易或过难,缺乏层次性,是我们教师对学情认识不足,未能充分根据学生实际来选题,学生主体地位缺失;训练过程启发过度,缺乏独立性,是我们教师对学生不敢放手,学生没有充分的独立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主体地位缺失;训练讲评形式单调就题论题,缺乏发展性,是我们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不强、手段不足,学生主体地位缺失;训练效果反馈关注面不广,缺乏全面性,是我们教师面向全体的意识不强,未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应对之策 为解决上述课堂训练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训练的效益,减轻学生课后的作业负担,我们应树立以生为本的训练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策略之一:课堂教学宜“小步走,快反馈”,确保课堂训练的及时性 课堂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照顾到全体学生,新授内容的教学宜采用“小步走,快反馈”的教学方法,确保课堂训练的及时性。新授内容应适当分成几个环节,每一环节教学之后及时进行适量的巩固训练,这样安排训练学习内容少、间隔时间短,既照顾到了基础薄弱的学生,同时也符合数学学科前后知识逻辑联系紧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前面知识能得到及时的巩固和“老化”,有利于对后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图形的旋转》一节的教学可分为四个组块:旋转概念、旋转性质、旋转作图、旋转应用,在每一组块里面及时安排适量的巩固训练,旋转概念学习后安排适量的辨别识图训练以巩固概念,旋转性质学习后让学生有机会及时应用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以巩固性质,旋转作图也是对旋转性质的应用,教师示范后应立即为学生提供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旋转应用让学生欣赏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美妙应用,体验感悟数学美。 策略之二:训练选题应“重基础,有梯度”,确保课堂训练的层次性 课堂训练的难易既要照顾基础好的同学,也要照顾基础薄弱的同学,符合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训练选题应“重基础、有梯度”,确保课堂训练的层次性。新授课课堂训练选题应以基础为主,因为学生对新知识需要有一个熟悉 “老化”、形成技能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一点训练的思维层次,让学生体验到思维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既让基础一般的同学吃得下,也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吃得饱。基础题、中档题、稍难题的比例一般约为7︰2︰1。 策略之三:课堂训练应“敢放手,敢于等”,确保课堂训练的独立性 我们这里确保课堂训练的独立性,不是说数学课不需要合作交流了,数学学科需要热烈的合作交流,但更需要静静的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课堂训练应遵循“学生能做的事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原则,问题应设置在学生的能力最近发展区内,敢于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尝试操作,独立“碰壁”“转向”,独立走向成功的彼岸;不要一看学生做不出来就急于讲解,因为听懂不等于学会,学生自己通过艰辛思考领悟得来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听讲得来的效果,我们要敢于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独立书写解题过程。这里我们强调独立书写解题过程,因为学生的解题思路从想出来到说出来再到写出来,其实是一个思维不断清晰化、条理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应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训练过程。这样训练,学生才能体会数学思考的魅力,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 策略之四:训练讲评应“勤反思,多提炼”,确保课堂训练的发展性 讲评要讲解正确、规范的解题过程,更要暴露典型错误,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反思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变个别同学的典型错误为全班同学的经验教训。课堂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先尝试,教师巡视,然后选择解题过程正确规范的和有典型错误的进行正误对比板演或展示。讲评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一题多解:本题还有哪些解法?哪种解法更为优越?一题多变:添加或减少条件后怎么解?条件与结论置换后怎么做?图形运动变化后怎么解?讲评要让学生反思解题过程中用到了哪些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要与学生一起提炼解题过程中所蕴含的解题规律、解题策略、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策略之五:训练效果反馈“抓两头,促中间”,确保训练效果反馈的全面性 加强学生练习达成情况的反馈很重要,它既能帮助我们决定后续的教学行为是否需要调整,是否需要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同时又能提高课堂训练的质量和效益。训练效果反馈的常见手段有举手统计、抽样调查、当堂批阅、课后抽阅等。举手统计可以了解学生完成的量,多少人做起来了,多少人做对了,做多少了,……但对完成的质不易掌握;抽样调查即在学生训练时进行行间巡视,了解部分学生的完成情况,可以重点关注基础薄弱学生完成的情况;当堂批阅的反馈速度快,适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有利于训练基础较好的学生朝着解题既快又好的方向发展;课后抽阅是在课堂训练结束后收缴部分学生的课堂训练本,可以是基础薄弱的学生,也可以是最近学习态度欠端正的学生,实行面批,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四种反馈手段应结合使用,这样才能起到“抓两头促中间”的效果,确保训练效果反馈的全面性。加强训练效果的反馈,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对待课堂训练,提高课堂训练的质量,从而提高课堂训练的有效性。

编辑:韩峰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保德县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